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不斷創新和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是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途徑。
在起點人力接手運營該項目之前,我們對項目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了解和梳理,在我司承接前,存在以下問題:
1、注重以營利為目的,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多以扣錢為主。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在管理員工方面動輒扣錢,且對于因病因事請假扣的較多,工資發放不透明,員工從不清楚自己的工資構成。
2、忽略員工的個人發展,員工關懷較少,導致員工無歸屬感。
由于過分追求利潤和利益,沒有制定合理的針對員工個人發展空間的規劃和激勵機制,缺乏對員工的個人關懷,使得員工人心不穩,人員流失和更替頻繁,影響窗口工作正常運轉,導致服務采購單位不滿。
3、培訓機制不健全,人員業務水平不足。
由于未建立系統長效的培訓機制,導致服務人員業務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辦件中容易出現各種差錯,影響辦件率,且導致投訴率增加,影響政府職能機構的公信力。
4、招聘渠道單一,導致人崗匹配度差。
在人員流失率較高的情況下,由于缺乏靈活多樣的招聘渠道,人員到崗不及時,即使招到了員工,也無法滿足崗位需求,使得工作出現斷檔,工作能效不達標,導致投訴率增加,影響政府職能機構形象。
一、項目實施
1、人員轉簽到位
2、招聘到位
3、培訓到位
4、管理到位
5、薪酬福利到位
6、員工關懷到位
7、溝通協調到位
二、項目價值
1、人員穩定率不斷提升、員工歸屬感越來也強
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穩定的上升空間,讓外包員工能安心穩定的在崗工作。2019年審批局項目派駐崗位人員流失率低于5%,在人員管理方面贏得了服務采購單位的信任。
2、員工服務意識不斷提升、投訴率越來越低
通過開展服務禮儀培訓,以及日常工作中對員工服務水平的重視,90%的員工都能在工作中體現較高的職業素養,為群眾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
全年因系統問題、網絡問題、政策問題引起的投訴占80%,因服務態度引起的投訴約占6%,同比降低43%。
3、業務辦件量增幅明顯、業務指標超額完成
隨著員工穩定性的不斷提高和業務水平不斷提升,業務辦件量增幅明顯,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業務指標。
2019年某行政審批局經濟類審批科企業新注冊登記量約13500件,同比增長15%。全類型業務(含企業注冊、變更、注銷等)辦件量平均每月4500件左右,全年辦件量5.4萬件,同比增長18%。社會類審批科全類型業務(含民政、醫護、文體、教師資格認定)辦件量每個月1500件左右 ,全年辦件量1.8萬件,同比增長10%。
4、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行業影響力越來越大
員工的優質服務讓辦事辦事群眾在這里獲得的體感也越來越好,不斷為員工和審批局的服務打call,表揚信、錦旗源源不斷,截止到12月底,窗口工作人員累計收到表揚信150封,平均每個月12封;收到錦旗40面,平均每個月3面。
2019年9月24日,群眾在城市留言板上為我局經審科窗口員工陳瑤同志實名點贊,且該件被評為“某區2019年民呼我應十佳案例”,為服務采購單位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品牌形象。
在2019年度全市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四辦”改革考核中,某行政審批局在局領導的指導下,在起點人力項目團隊和全體外包人員共同努力下,在中心城區綜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得到了采購方的高度肯定。